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抒情傳統專題下
Seminar on Lyrical Tradition(2) 
開課學期
107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鄭毓瑜 
課號
CHIN7406 
課程識別碼
121 M2802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6,7(13:20~15:10) 
上課地點
文17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2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72CHIN7406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臺灣因為地理與政治地位的特殊,百年間有著與中國、日本乃至於歐美的密切連結,因此在東亞或全球化背景下重新詮釋臺灣在地的人文經驗,極為迫切而重要。尤其1949兩岸分治以後,海外漢學家如陳世驤、高友工等,從中西比較文學的觀點,積極尋求傳統人文斷而復續的契機,陳世驤更首先提出中國文學在本質上屬於「抒情傳統」,可以與西方偏重的「敘事傳統」相對照,爾後海內外學者對於相關的個體自覺、文學自覺、情景交融、時空意識、抒情批評等等議題的研究,逐步擴大且深化了「抒情學」的論述規模,而成為重新反思與轉化傳統人文精神的重要基底。
本課程的教材將不拘古今,著重由現代的視角,回過頭去發掘人文傳統的新議題,包括「身體感」、「時間」與「空間」觀、「譬喻」體系以及漢語詩的「現代性」等,尤其借助「抒情傳統」的相關論述,詮釋十九世紀下半葉至於二十世紀中期,在東亞或中西雙方交接與比較的基礎上,台灣在地的中國文學研究成果。

抒情傳統專題(下)課程進度

第1週 2/22 (續)「抒情」原論 第二單元:「抒情」與「時空意象」
子題三:「空間意義與身分認同」

第2週 3/01 228連假

第3週 3/08 (續)「抒情」原論 第二單元:「抒情」與「時空意象」
子題三:「空間意義與身分認同」

第4週 3/15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一:「文與明──典律的反思與建構 」

第5週 3/22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一:「文與明──典律的反思與建構 」

第6週 3/29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二「越界的漢詩──晚清中日漢詩的討論」

第7週 4/05 春假

第8週 4/12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二「越界的漢詩──晚清中日漢詩的討論」

第9週 4/19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三: 「典範的挪移與改寫──抒情如何成『傳統』」

第10週 4/26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三: 「典範的挪移與改寫──抒情如何成『傳統』」

第11週 5/03 第四單元:「抒情傳統」與漢語「新」詩學的建立
子題一:「文法、修辭與意義」

第12週 5/10 第四單元:「抒情傳統」與漢語「新」詩學的建立
子題一:「文法、修辭與意義」

第13週 5/17 第四單元:「抒情傳統」與漢語「新」詩學的建立
子題二:「聲音、姿態與現代詩形」

第14週 5/24 邀請演講(林遠澤教授)

第15週 5/31 期末論文大綱報告

第16週 6/07 端午節

第17週 6/14 期末論文大綱報告

第18週 6/21 繳交期末論文一篇
 

課程目標
透過相關議題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的考察,希望呈現抒情傳統的複雜脈絡,修課者在文學文本的基礎上,可以同時深入文學文化史的考察,關注作品書寫、傳播與接受所可能涉及的知識體系、政治世局、身分認同、文化交織或空間移動等相關因素,逐步累積研究能力,並熟悉各種論述「抒情」或「人文」精神的角度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屬於專題討論性質,教師負責導引,學生必須在課前有充分準備,課堂上參與討論、提出口頭報告,並於學年課程結束前完成相關主題的學術論文一篇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第一周─第三周
鄭毓瑜:〈明清之際辭賦作品的哀江南論述〉,收入《文
本風景》
祈立峰:〈魂兮歸來哀江南:論沈炯、庾信、顏之推的傷
痕書寫與敘事美學〉,《清華學報》新
42 卷第 4 期, 2012 年 12 月,頁 625-656。
◎(任選一章)王文進:《南朝邊塞詩新論》,臺北:里仁
書局,2000。
◎(任選一章)田曉菲:《烽火與流星:蕭梁王朝的文學與
文化》,北京:中華書局,2010。

第四周、第五周
鄭毓瑜:〈文與明〉(收入《引譬連類》,台北:聯經
2012)
◎(任選一章)葛兆光:《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、思想與信
仰世界》,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。
葛兆光:〈天崩地裂──中國古代宇宙秩序的建立與坍
塌〉,收入《葛兆光自選集》,桂林:廣
西
師範大學出版社,頁107-116。
黃錦樹:〈文與也〉,收入《論嘗試文》,台北:麥田出
版社,2016年,頁15-46。

第六周─第八周
鄭毓瑜:〈舊詩語與新世界〉(收入《引譬連類》)
鄭毓瑜:〈博物連類與博覽會〉(收入《姿與言: 詩國革
命新論》,台北:麥田出版社,2017年)
高嘉謙:《遺民、疆界與現代性: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
(1895-1945)》(台北:聯經2016)
〈導
論〉

第九周、第十周
◎(任選一章)陳國球:《抒情中國論》〈導論〉及其中任
一單元(香港三聯,2013)
王德威:〈「有情」的歷史〉(收入《現代抒情傳統四
論》,台北:台大出版中心,2011)
黃錦樹:〈抒情傳統與現代性: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
化〉,收入《抒情之現代性》

第十一周─第十三周:
《節奏、措辭與姿態──漢字與詩文詮釋》專輯(共有葛
曉音、蔡瑜、鄭毓瑜、劉正忠四篇文章)
及其導言(《清華學報》新45卷第一期2015/3)
《文學革命百年紀念專輯:意象與媒介》專輯(共有吳盛
青、許暉林、鄭毓瑜、陳國球四篇文章)
及其導言(《政大中文學報》第26期,2016年12月)
☆★※注意:以上兩個專題由兩位同學負責,各選三篇分
為兩周導讀☆★※
鄭毓瑜:《姿與言》導言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2  (續)「抒情」原論
第二單元:「抒情」與「時空意象」
子題三:「空間意義與身分認同」 
第2週
3/01  228連假
(提醒:下周二(3/5)敬請參與鄭老師於中研院的演講「連與斷:詩國革命的傳統與現代」,作為3/22的補課) 
第3週
3/08  (續)「抒情」原論
第二單元:「抒情」與「時空意象」
子題三:「空間意義與身分認同」 
第4週
3/15 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一:「文與明──典律的反思與建構 」 
第5週
3/22  教師出國開會,停課一次。請同學出席3/5晚間於中研院的演講作為補課,相關資訊如下:

【108年知識饗宴—王世杰院長科普講座「連與斷:詩國革命的傳統與現代」】
🗣主講人:鄭毓瑜院士(科技部人文司司長、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)
👤主持人:黃進興副院長
🕖時間:108年3月5日(星期二)晚上7:00-9:00
🏢地點:本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
🎥影音直播網址:http://app.sinica.edu.tw/videosrv/online.php 
第6週
3/29 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二「越界的漢詩──晚清中日漢詩的討論」

導讀:湯青妹 
第7週
4/05  春假 
第8週
4/12 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二「越界的漢詩──晚清中日漢詩的討論」

導讀:孔約納、周貝迪 
第9週
4/19  教師出國開會,停課一次。 
第10週
4/26  第三單元:文學典範的生成與重構(「抒情」如何成傳統?)
子題三: 「典範的挪移與改寫──抒情如何成『傳統』」

導讀:張嘉珊、郭彤恩 
第11週
5/03  第四單元:「抒情傳統」與漢語「新」詩學的建立
子題一:「文法、修辭與意義」

導讀:邱京 
第12週
5/10  第四單元:「抒情傳統」與漢語「新」詩學的建立
子題一:「文法、修辭與意義」

導讀:林晏鋒 
第13週
5/17  期末論文大綱報告(一) 
第14週
5/24  期末論文大綱報告(二) 
第15週
5/31  林餘佐、郭哲佑新詩創作對談 
第16週
6/07  端午節 
第17週
6/14  期末論文大綱報告(三) 
第18週
6/21  繳交期末論文一篇